其他
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她,还和杭州一位诗人有缘!1998年她第一次授权中文出版的信,还藏在他家的抽屉里
这个双节假期,诺贝尔奖各个奖项陆续揭晓,终于在假期的尾声,迎来了诺贝尔文学奖。今年每项诺贝尔奖的奖金都比2019年增加了100万瑞典克朗,达到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60万元人民币)。
今年正好是诺奖120周年,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起颁布,到今天已成为世界文坛影响力最大的奖项之一。
北京时间10月8日,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获奖者为美国当代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奖理由是“因为她无可挑剔的诗意之声,以朴素的美感使个体的生存普遍化。”。
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方社交网站账号
美国桂冠诗人露易丝·格丽克,成为全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16位女性!
格丽克的作品目前已有两部简体中文诗集《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被国内引进,出版方均为世纪文景。这也是世纪文景连续第二年“押中”诺奖得主(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的多部作品简体中文版由世纪文景推出)。
露易丝·格丽克1943年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离开高中后曾进入莎拉劳伦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但均未毕业。
露易丝·格丽克是2003〜2004年度的美国桂冠诗人。从1968年第一本诗集出版,50年间已经有11本诗集。1993年,她凭借诗集《野鸢尾》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此外,她还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等等。
露易丝·格丽克和
杭州诗人的缘分
1998年她第一次授权中文出版的信
还藏在杭州
中国读者对露易丝·格丽克的名字是陌生的。但诺奖揭晓后,各大图书网站,其作品销量飙升,来自京东数据,诺奖揭晓后,《月光的合金》30分钟内的销量是9月日销的近200倍,《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30分钟内的销量是9月日销的750倍。
其实,露易丝·格丽克凭借翻译,第一次走进中国文坛,进入国内诗歌界的,并不是2016年世纪文景引进的这两部诗集。
而是早在2005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的《现代诗100首(蓝卷)》,其中第一次收录了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榆树》(周瓒译注)。这也是格丽克的诗歌第一次以简体中文的形式,出现在中国文坛。
这要说起来,还缘自露易丝·格丽克和杭州一位数学家的缘分。
《现代诗100首》的主编,正是杭州知名诗人、数学家,浙江大学教授蔡天新。
说起蔡教授,颇具传奇色彩,他是诗人、数学家,也是旅行家,过去几十年来,他游遍世界100个国家和地区,身体力行地遵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现代诗100首》已经上世纪90年代就在编了,1993年,露易丝·格丽克凭借诗集《野鸢尾》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我就注意到了她。1998年夏天,我在访美期间,就想到给她写信,想得到格丽克的授权,把她的诗歌收录在正在编的《现代诗100首》中。”蔡天新回忆,“当时她在威廉姆斯女子学院任教,我记不清她是不是马上就回信了。但她在信中回复非常爽快,而且没有收一分钱版权费。这份珍贵的信,我至今还保存在杭州家中衣柜抽屉里。”
供图:蔡天新
蔡天新主编的《现代诗100首》一共三卷(后来增订版改为《现代诗110首》),蓝卷偏理性,红卷偏感性。“一般女诗人的文字偏感性的多,通常会收入红卷,但露易丝·格丽克是例外。她的诗句非常安静,有着一种震慑人心的穿透力。我当时把她收录在了象征理性的蓝卷中。”
蔡天新说,“这套书市场反响非常好,这么多年来,一直有在加印重版。2017年还做成了精装版。而且最近几年,杭州市教育局每年都向中学生推荐,已经是杭外、杭二中等中学的语文必读书。”
无可挑剔的诗意背后
是悲伤而传奇的一生
诺奖获奖词中,对格丽克的诗歌评价用了四个字“无可挑剔”,但这份无可挑剔的诗意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女诗人悲伤而传奇的一生。
“我要告诉你件事情:每天
人都在死亡。而这只是个开头。”
露易丝·格丽克的中文译者柳向阳第一次读到她的诗歌时,如遭雷击。
“最初读到格丽克,是震惊!仅仅两行,已经让我震惊——震惊于她的疼痛:我要告诉你件事情:每天人都在死亡。而这只是个开头。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她的诗作大多是关于死、生、爱、性,而死亡居于核心。经常像是宣言或论断,不容置疑。”柳向阳说。
他在《月光的合金》和《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作品序言中,详细分析了格丽克之所以成为“格丽克”——这与她的出生及家庭有关。格丽克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来的作品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
格丽克出生于一个敬慕智力成就的家庭。格丽克降生的时候,迎接她的并不是家人的喜悦和期待。在她出生前七天,她的姐姐——她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夭折了,这个悲剧沉重地打击了整个家庭。尽管格丽克之后又有了一个妹妹,但这一创伤在此后多年,犹如一片无法驱散的阴云笼罩着她的生活。
她在随笔《诗人之教育》一文中讲到家庭情况及早年经历。她的祖父是匈牙利犹太人,移民到美国后开杂货铺谋生,但几个女儿都读了大学;唯一的儿子,也就是格丽克的父亲,拒绝上学,想当作家。但后来放弃了写作的梦想,投身商业,相当成功。
在她的记忆里,父亲轻松、机智,最拿手的是贞德的故事,“但最后的火刑部分省略了”。少女贞德的英雄形象显然激起了一个女孩的伟大梦想,贞德不幸牺牲的经历也在她幼小心灵里投下了死亡的阴影。格丽克的母亲毕业于名媛辈出的卫斯理女子学院,尤其尊重创造性天赋,对两个女儿悉心教育,对她们的每一种天赋都加以鼓励,及时赞扬她的写作。格丽克很早就展露了诗歌天赋,并且对诗歌创作野心勃勃。
她在一次采访时回忆,小时候她的奶奶经常随身携带一本诗集,她还能记得自己在四五岁的时候读过威廉•布莱克的诗《黑人小男孩》,还有莎士比亚戏剧《辛白林》里的选段;从幼年时起,她的父母就鼓励她写作,他们甚至会把她写的诗打印出来进行点评。在随笔《诗歌教育》中,她说童年时代的她,自认为是威廉•布莱克、叶芝、济慈和艾略特的传人。在这样一个崇尚智力活动和艺术创作的家庭里成长,露易丝•格丽克本该度过一个自由发展天赋的快乐童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格丽克患有十分严重的厌食症。17岁开始,她因厌食症辍学,开始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疗。1980年她在佛蒙特州的小屋遭遇了一场大火,被焚烧殆尽。1985年,她又一次遭遇了死亡的打击——她的父亲去世了。她在这一年所写的一篇随笔里说自己是一个“梦中人和观看者”,是一个“沉迷于丧失”的作者,“二十年来等待着忍受无法逃避的丧失”。
1990年出版的《阿勒山》和1992年的《野鸢尾》里都有寄托对父亲的哀思的作品。其中《野鸢尾》获得1993年普利策诗歌奖,将诗人的声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诗集一直是格丽克最为奇特、传阅最广的作品。
诗歌选摘
十月
1.
又是冬天吗,又冷了吗,
弗兰克不是刚刚在冰上摔跤了吗,
他不是伤愈了吗,春天的种子不是播下了吗
夜不是结束了吗,
融化的冰
不是涨满了小水沟吗
我的身体
不是得救了吗,它不是安全了吗
那伤痕不是形成了吗,无形的恐惧和寒冷,
它们不是刚刚结束吗,后园
不是耙过又播种了吗——
我记起大地的模样,红色,黏稠,
绷直成行,种子不是播下了吗,
葡萄藤不是爬上南墙了吗
我听不到你的声音
因为风在吼叫,在裸露的地面上空呼啸着
我不再关心
它发出什么声音
什么时候我默不作声,什么时候
描述那声音开始显得毫无意义
它听起来像什么,并不能改变它是什么——
夜不是结束了吗,大地
当它被种植,不是安全了吗
我们不是播下种子了吗,
我们不是必需的吗,对于大地,
葡萄,它们收获了吗?
野鸢尾
在我苦难的尽头
有一扇门。
听我说完:那被你称为死亡的
我还记得。
头顶上,喧闹,松树的枝杈晃动不定。
然后空无。微弱的阳光
在干燥的地面上摇曳。
当知觉
埋在黑暗的泥土里,
幸存也令人恐怖。
那时突然结束了:你所惧怕的,作为
讲话,突然结束了,僵硬的土地
略微弯曲。那被我认作是鸟儿的,
冲入矮灌木丛。
你,如今不记得
从另一个世界到来的跋涉,
我告诉你我又能讲话了:一切
从遗忘中返回的,返回
去发现一个声音:
从我生命的核心,涌起
巨大的喷泉,湛蓝色
投影在蔚蓝的海水上。
记者 潘卓盈